咨询热线:
400-800-5896
地址:山东省潍坊高新区金马路1号欧龙科技园
土壤水分是衡量土壤肥力、指导农业灌溉、评估生态环境的核心指标,其检测需根据场景选择适配方法。
一、为什么要测土壤水分?
农业生产:指导灌溉,如小麦拔节期需土壤含水量18%-22%,低于15%需浇水,避免缺水减产或过涝烂根;
生态监测:评估湿地水文、边坡稳定性、植被恢复效果;
科研与工程:土壤水分是土壤理化性质研究、建筑地基防潮设计的基础数据。
二、不同作物水分管理核心差异
水生作物(水稻):需长期浅水层,关键期忌干旱,后期需干湿交替。
旱作粮食(小麦、玉米):需水集中在生育中期,前期适度干旱促根。
经济作物(棉花、大豆):忌涝,花铃 / 鼓粒期需充足水分,后期适度控水提质。
果蔬作物:需水稳定,忌水分波动,果实膨大期缺水影响产量,过湿易发病。
三、土壤水分检测关键操作要点
1.取样规范
田间取样需 “多点混合”,如 1 亩地取 5 个点,每个点取 0-20cm 土层,混合后取 500g,避免单点偏差;
鲜土样品需密封,0-4℃冷藏,24 小时内检测,防止水分蒸发。
2.仪器校准
便携式仪器每3个月用烘干法校准1次,取同一土样,分别用两种方法测,修正仪器读数;
电容式仪器在盐渍土中使用前,需用当地土样做 “盐分 - 水分” 校准曲线。
3.土壤质地影响
黏土含水量检测易受土壤压实度影响,需疏松土壤后插入;
砂质土水分变化快,检测后需及时记录,避免水分快速渗透导致数据不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