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
400-800-5896
地址:山东省潍坊高新区金马路1号欧龙科技园
给土壤检测仪器定校准频率,可不能凭感觉来 —— 有的仪器俩月就得校一次,有的半年校一次也没事,关键得看仪器类型、使用频率,还有你对检测数据的精度要求,本篇就来具体介绍一下。
首先得看土壤检测仪的核心原理和结构,这是最根本的。像土壤 pH 计、电导率仪这种靠 “探头” 工作的仪器,校准频率就得高些。pH 计的玻璃探头特别娇贵,用一次就会有磨损,时间长了还会老化,要是不及时校准,测出来的 pH 值可能差 1-2 个单位,这对判断土壤酸碱性影响太大了 —— 本来该撒生石灰调酸,结果因为仪器不准没撒,作物可能就长不好。一般这种探头类仪器,每月用标准液快速核查一次,看看数值对不对;每 3 个月做一次完整校准,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标准缓冲液把仪器调准。
但像土壤水分速测仪这种靠金属探针测电阻的,结构相对简单,探针磨损对结果影响没那么大,校准频率就可以低些。只要平时用的时候没撞弯探针,每半年用标准土壤样品校准一次就行,要是用得少,一年校一次也没问题。
然后是使用频率和强度,用得越勤,校准就得越频繁。比如合作社的土壤有机质检测仪,每天要测十几二十个样品,消解仪反复加热,比色皿用了又用,仪器部件损耗快,校准间隔自然要短。这种高频使用的仪器,每 2 个月就得校一次—— 比如用标准有机质样品测一下,看看仪器显示值和标准值差多少,差超过 5% 就必须重新校准。
但要是农户自己用的便携式微量元素检测仪,一年就用个三四次,测完就收起来,那每年校准一次,或者每次用之前用标准液核查一下就行。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农户,仪器买了两年没校准,结果测出来的锌含量比实际低一半,还以为地里缺锌,多买了好多锌肥,白花钱不说,还可能造成土壤养分失衡。
还有检测数据的用途,对精度要求高的,校准频率必须严。要是科研单位做实验,测的数据要写论文、出报告,那土壤检测仪校准就得按 “最高标准” 来。比如测土壤重金属的仪器,哪怕只用过一次,下次用之前也得校准;而且每次校准都要记录,包括校准时间、标准物质编号、校准结果,方便后续追溯。
但要是农户自己测着玩,比如就想知道地里大概缺不缺氮,对数据精度要求没那么高,校准频率就可以灵活点 —— 比如土壤氮磷钾检测仪,每季度用标准液核查一次,只要误差在 10% 以内,就不用频繁校准。
最后,环境因素也得考虑。要是土壤检测仪总在恶劣环境下用,比如在大棚里,又潮又热,或者在工地上,灰尘多,校准频率就得提高。像在南方雨季,空气湿度大,pH计的探头容易受潮,可能不到3个月数值就不准了,这时候就得提前校准,比如每 2 个月校一次。但要是土壤检测仪放在干燥、干净的实验室里,环境稳定,校准间隔就可以稍微延长点。